当前位置: 首页专题专栏最美工匠
2019年银城“最美工匠”朱卫红
发表日期: 2019-10-17 05:02 阅读次 【字体大小:
  唯恩电气公司朱卫红致力于自动化应用,成为公司全能型人才

  尽管入职唯恩电气公司只有短短一年,但朱卫红已经是公司里的“风云人物”。作为设备开发工程师,他带领团队,研究了数个自动化项目:成功导入自动压铸岛设计,节省人力88%,成为行业内第一套成功案例;改造了一机双用攻牙机,直接降低了机器人采购成本50%……

  然而,令人惊讶的是,在机器人运用上,朱卫红却是一个“新兵蛋子”,是他入职唯恩电气后才接触的新领域。“这也是他最牛的地方”。

  在部门经理朱小勇看来,朱卫红算是公司少有的全能型人才,设备开发、电器设计、安装调试,他一个人可以顶三个岗位的工作,而这正得益于他专业涉猎广泛,钻研深入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导入自动机器人

  节省人力88%

  一直以来,公司压铸车间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,熔炉周边高温,脱模剂、冷却水喷溅导致设备周边潮湿,更有熔铝飞溅的风险。“工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业,既难受又有一定工伤风险。”朱卫红带领团队立项,开始研究全自动压铸岛。由于自动化运用是原先没有接触的领域,朱卫红边摸索边学习。整整三个月,他不分白昼黑夜,泡在一线车间,把自己当操作员,操作设备,研究了解每一道工序。沉浸在钻研上,朱卫红常常一忙起来就忘了下班,睡在公司是常有的事。

  从方案设计到装配调试,朱卫红亲力亲为。该项目交付验收后,产生了非常大的效益:工序由9道降为4道,大幅优化,操作员由4人减至0.5人,节省人力88%,消除了工伤隐患。“以前用手去夹取模具,烫伤是时常的事,现在用机器人代替,安全多了,劳动量也减少了。”对于项目带来的变化,压铸操作工吴子水说感受颇深。

  据悉,该研发成功替代了公司设备十年如一日的人工介入作业,是目前行业内第一套成功案例,正准备申请专利。

  改造设备

  成厂家成功案例

  公司现有攻牙机是自动化操作,由一台设备搭配一台机器人,在上下料一直以来都是一配一。然而,由于机器人速度较快,会出现等待设备的现象,这也意味着机器人存在工时浪费。

  “如何才能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呢?”朱卫红又开始钻研,经过3D建模和模拟计算,朱卫红和团队认为,完全可以用一台机器人配两台设备的方案,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台机器人的采购成本。然而,机器人是从日本生产厂家直接购买,该厂家未有机器人一配二的案例。“厂家没有这种设计,我们可以自己改造啊。”于是,朱卫红抱着电脑,一头扎进车间,开始研究编程设计和工装夹具设计。

  两个月里,朱卫红抓住任何时间,利用网络资源学习,车间的机械被他拆了装,装了又拆,下班了不走,继续泡在车间,不断试验。“一忙起来电话都不接,找不到人的情况下,十有八九就在车间。”说起自己的这位得力干将,朱小勇语气里满是爱惜和赞赏。

  朱小勇告诉记者,在计算机编程上,朱卫红可以说是自学成才,公司曾组织过短短一周的培训,后面全是靠他自己不断钻研、练习,一机双用攻牙机项目基本上就是靠他自己钻研出来的。

  记者了解到,该方案成功后,提高了机器人工作效率,降低了采购成本50%。这是公司第一套一机双用设备,也是该设备厂家在中国客户第一个一机双用案例。( 晨报记者 洪艳艳 通讯员 张云青

附件下载
分享到: